上海转变基层区县发展方式
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何为高端客户和白领员工营造好“软环境”?发展先进制造业,如何开辟出新兴产业的一片“蓝海”?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如何对接环保低碳的新潮流?……连日来,记者走访上海多个基层区县,切身感受着干部群众对于“后世博”的精心谋划和超前布局。
静安区,7.6平方公里,上海面积最小的区。别小看这个“小区”,这里“总部经济”发达,证券、会计、律师等高端服务业云集。如今,区域内的税收‘亿元楼’有十几栋,税收最高的商务楼年税收达到10多亿元。
“静安区取得的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处上海市中心、坐拥南京西路的区位优势。”静安区委书记龚德庆对记者说,“今后除了发挥区位这个‘硬优势’,还要继续营造更好的‘软环境’。”
营造“软环境”,其一是做好服务。静安区内高档写字楼林立,出入其间的“白领”有十多万人。“这些外表光鲜的‘职场达人’,其实也有很多烦恼,想吃到营养平价的午餐,希望不再为争车位伤神,需要足够的健身、娱乐、休闲场所。”静安区副区长陆晓东说。正因如此,这些年来静安区大力推广“白领午餐”“交友沙龙”等项目,做一个成一个,深受商务客户和白领欢迎。
营造“软环境”,其二是营造氛围。龚德庆说,静安区将继续开展高端、精细、创新的城区建设:通过“无线城区”打造“无限城区”,让白领随时打开电脑就能上网;保持全国文明城区的优美市容,让人们更加舒心地散步、购物、喝咖啡;用地铁、公交和公共自行车构建更人性化的交通体系……
目光从市中心转移到城郊接合部的上海市闵行区。闵行是传统制造业基地,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就产自这里。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今年1月初,我国首个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项目在闵行区浦江镇“落户”,这里今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基地。
“卫星导航是现代社会的眼睛,国土普查、汽车驾驶、危险品管理都少不了它,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必须抢占先机。”闵行区经委主任蔡潇飞对记者说,“我们天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地上也应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设备。”
民用卫星导航产业,是闵行区为可持续发展埋下的“伏笔”之一。目前,这个区已经确立了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等重点新兴产业,紫竹科学园区、莘庄工业区等园区已经成为产学研联合体、上下游产业链和制造服务业的“集群”。“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创新,找准战略新兴产业这片‘蓝海’。”闵行区委书记孙潮说。
记者来到长江口与东海交汇处的崇明岛,这里青田绿水,树木成荫,白鹭成行,产业结构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崇明是难得的一片净土,绝对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县委书记彭沉雷告诉记者,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是崇明谋划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
崇明东滩湿地,国际知名的“鸟的天堂”,这里正在建设低碳型生态旅游区。崇明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立新告诉记者,这里规划了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应用集成技术,使用LED灯作为主要照明设施,用电子芯片替代纸质门票,研究旅游废水的生态处理与自循环。“保护自然就是增加财富,这在崇明的干部群众中已经形成共识。”
翻开崇明岛低碳发展“路线图”可以看到,到2012年突破低碳发展关键技术,建设增碳汇自然系统、低碳农业园区、生态社区和旅游园区示范工程,到2015年完成东部核心低碳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形成现代化低碳生态岛的初步框架,全岛综合碳平衡接近于零!
“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上海各个区域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区域经济研究专家胡云超对记者说,“而在它们精心谋划‘后世博’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殊途同归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