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公考申论范文:文化创意产业
背景材料:
2010年1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依托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一片闲置厂房开发而成的“8号桥”创意园区,发表谈话说: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要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打造成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逆市上扬,不论是在产值的创造还是文化服务的质量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形象塑造的有力塑造者。以日本为例,1995年确立“文化立国”战略,直接组建、参与和支持设立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组织,疏通、拓宽资金流入渠道,保障文化资金供给充足。瞄准迪斯尼在东京和香港登陆,日本迎头而上,强力启动动漫产业。先是用自己创造的“口袋妖怪”、“皮卡丘”、“Kitty猫”等围攻“米老鼠”,把国内的少年儿童拉拢过来,然后直“袭”美国本土。之后,日本动漫席卷全球。动漫出口利润一举超过汽车和钢铁工业,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高歌猛进。
题目:
参考背景材料,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有力,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
范文:
以创意为突破口 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
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在经济寒潮的背景下,在人们普遍借文化产品来慰藉心灵的市场需求下,它更显示出极大的发展优势。我国紧跟时代潮流,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并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我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呈现的朝气蓬勃的景象令人欣喜,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重产业、轻文化”或者“有文化,却无创意”等问题。
“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文化创意产业只有立足文化,通过创意的种子来充分吸收文化沃土中的营养,最终培育出产业的硕果。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供利用和发掘的文化素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深深扎根本土文化,并适当吸取西方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事实证明,真正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都是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这特色就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动画业为例,真正形成影响力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都是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
创意是连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纽带,实现了二者的对接统一,不但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产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切入点,更为产业长远发展所需的深厚文化内涵积淀提供了必要的接入点。《2012》的高票房、《哈利波特》的风靡全球等都是以创意为依托,通过独特的创意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而创意的产生离不开创意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形成一定的机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其次要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培训等方式,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一切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其次要博采众长,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创意的异军突起,通过创意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阻隔。只要我们做到这些,相信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定能蓬勃发展,产出傲人的创意文化产品,向全世界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巨大创造力。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专家点评:
文章整体着眼于“重产业、轻文化”和“有文化,却无创意”两大问题,有针对性地论证了振兴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之重、创意之重,从而一并引出了培育创新型人才之必要及具体举措。本文大致可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1、2段,文首铺陈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势头,进而引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两大问题。
第二部分为3、4段,分别论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文化的重要基础地位,以及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
第三部分为5、6段,主要论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方面举措,即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四部分即文尾,点出“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创意的异军突起,通过创意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阻隔”的文旨。
全文谋篇布局合理精巧,主线清晰可判。文首蓄势而待发,两大问题的引出可谓顺应文势而出。论证之中有理有据,如《大闹天宫》、《2010》等实例的引入。另一特色在于文章的几转几折,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喜人形势”转到“现存的两大问题”上,再由“两大问题”转到“文化、创意的重要”上,又由“创意的重要”提升到“创新型人才之重要”,并最终引出应举之策——即培养创新型人才。
本文言辞用语也同样可圈可点,尤其是文尾的远景展望所用之辞,既有力地撑起了文旨,又显得气势磅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总体来说,本文立意精当,用语不俗,论证有力,当属佳作。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之做题原则
2010年1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依托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一片闲置厂房开发而成的“8号桥”创意园区,发表谈话说: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要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打造成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逆市上扬,不论是在产值的创造还是文化服务的质量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形象塑造的有力塑造者。以日本为例,1995年确立“文化立国”战略,直接组建、参与和支持设立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组织,疏通、拓宽资金流入渠道,保障文化资金供给充足。瞄准迪斯尼在东京和香港登陆,日本迎头而上,强力启动动漫产业。先是用自己创造的“口袋妖怪”、“皮卡丘”、“Kitty猫”等围攻“米老鼠”,把国内的少年儿童拉拢过来,然后直“袭”美国本土。之后,日本动漫席卷全球。动漫出口利润一举超过汽车和钢铁工业,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高歌猛进。
题目:
参考背景材料,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有力,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
范文:
以创意为突破口 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
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在经济寒潮的背景下,在人们普遍借文化产品来慰藉心灵的市场需求下,它更显示出极大的发展优势。我国紧跟时代潮流,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并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我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呈现的朝气蓬勃的景象令人欣喜,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重产业、轻文化”或者“有文化,却无创意”等问题。
“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文化创意产业只有立足文化,通过创意的种子来充分吸收文化沃土中的营养,最终培育出产业的硕果。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供利用和发掘的文化素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深深扎根本土文化,并适当吸取西方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事实证明,真正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都是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这特色就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动画业为例,真正形成影响力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都是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
创意是连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纽带,实现了二者的对接统一,不但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产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切入点,更为产业长远发展所需的深厚文化内涵积淀提供了必要的接入点。《2012》的高票房、《哈利波特》的风靡全球等都是以创意为依托,通过独特的创意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而创意的产生离不开创意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形成一定的机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其次要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培训等方式,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一切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其次要博采众长,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创意的异军突起,通过创意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阻隔。只要我们做到这些,相信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定能蓬勃发展,产出傲人的创意文化产品,向全世界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巨大创造力。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专家点评:
文章整体着眼于“重产业、轻文化”和“有文化,却无创意”两大问题,有针对性地论证了振兴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之重、创意之重,从而一并引出了培育创新型人才之必要及具体举措。本文大致可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1、2段,文首铺陈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势头,进而引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两大问题。
第二部分为3、4段,分别论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文化的重要基础地位,以及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
第三部分为5、6段,主要论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方面举措,即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四部分即文尾,点出“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创意的异军突起,通过创意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阻隔”的文旨。
全文谋篇布局合理精巧,主线清晰可判。文首蓄势而待发,两大问题的引出可谓顺应文势而出。论证之中有理有据,如《大闹天宫》、《2010》等实例的引入。另一特色在于文章的几转几折,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喜人形势”转到“现存的两大问题”上,再由“两大问题”转到“文化、创意的重要”上,又由“创意的重要”提升到“创新型人才之重要”,并最终引出应举之策——即培养创新型人才。
本文言辞用语也同样可圈可点,尤其是文尾的远景展望所用之辞,既有力地撑起了文旨,又显得气势磅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总体来说,本文立意精当,用语不俗,论证有力,当属佳作。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之做题原则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