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考试网: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22)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五个部分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作为国家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应试者要注意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多培养自己以上几方面的能力,落实到具体习题上不仅仅要选对答案,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及考察的是应试者哪方面的应用能力。上海公务员考试网特整理发布一系列精解练习题以供考生参考。考生也可结合《2014上海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来指导练习,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考试时自然就会轻松上阵。
1.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________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______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2.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___化发展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现代 B.障碍 规模
C.问题 市场 D.阻碍 产业
3.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_______上,以____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__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口 垄断 特征 B.前景 瓜分 手段
C.机遇 谋取 基础 D.许可 获取 支撑
4.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_____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____的米芾,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崇 联想 微词 B.仰慕 追怀 保留
C.称颂 认同 不满 D.赞誉 映照 非议
5.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_________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好 不着痕迹 似信非信
B.淳朴 潜移默化 漠然无知
C.单一 默不作声 懵懵懂懂
D.封闭 悄无声息 浑然不觉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第二空需要填的是一个修饰“传说”的成语。由“不是……而是……”前后句子之间构成逆对应关系可知,这里应是表示传说的不可靠。“扑朔迷离”指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楚。看不清楚并不代表不可靠,所以排除C项。“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比较特殊,原意为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故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说法。后常被误用作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甚至有部分字典也接受了这一用法。但是在考试中出现,通常仍应按原意去理解做题。据此排除D项。第一空中,修饰“年表”这一对象,通常侧重的是准确与否,而非细致还是粗糙,故本题选B。
2.【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等一系列相关经济学术语的理解。句中可再生能源之所以未能大范围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高,因而降低成本便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3.【答案】C。解析:由句中的“高成长产业”、“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可知,企业寻求的应是对其发展非常有利的可以“先进入”的“机遇”,并因此取得高额利润。“寻求机遇”为习惯搭配,“谋取”比“获取”更多了一层积极主动的意味。而作为价格竞争的元素,低成本应为“基础”。
4.【答案】A。解析:对应后文的“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可知“不满”、“非议”与句意不符,排除C、D。第一空中“推崇”与“仰慕”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推崇”侧重于“崇”,表示一种尊敬的态度;“仰慕”侧重于“慕”,表示一种羡慕的心情。对于“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后世的态度显然是“推崇”,而不是“仰慕”。
5.【答案】D。解析:“潜移默化”强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村子的转型不可能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急遽”的,据此可排除B。与后文的“外面的世界”相照应,第一空填“封闭”最恰当。“不着痕迹”、“默不作声”、“悄无声息”都含有悄然无声的意思,正因为村子的转型具有“快”和“无声”的特点,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才没有意识到,与此对应的词语为“浑然不觉”。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21)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